老年人是否愿意消费,也跟家庭环境有很大的关系
分享源:网摘文章 发布点:2022-08-10 15:22:39 围观数:152
感觉老年人是否愿意消费,也跟家庭环境有很大的关系。我外婆特别喜欢买一些逛街时候被人推销的保健品,大人都知道她花冤枉钱,但是仅仅会偶尔提醒,不会真的去限制我外婆消费。因为觉得买什么东西其实不重要,关键是希望她享受这种买东西的过程的快乐。另一方面,我们又会担心她乱买药吃出问题,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去跟她沟通呢。
这个问题和前面的问题有点类似。这也是老年人消费当中的一个共性问题。嗯,就是宁可相信外人,也不相信自己的子女亲人。这背后的心理主要是老人的自尊心太强,然后呢,对自己的人生阅历过于自信,不愿意在孩子面前嗯丢掉自己的权威。同时呢,又迷信外人的这种权威,而子女是自己从小一手拉扯大的,在父母的眼中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,没有权威可言。所以在沟通的时候要抓住老年人的这种特殊的心理多与他们沟通,在沟通的时候不要以批评否定的这种口吻来说教,更重要的是赞扬和肯定。在这个基调的基础上阐述自己的观点。
敬老院与养老院的本质区别?
一般来说敬老院指的是在农村五保护基础上发展出来的,属于社会福利事业组织。养老院大多数都是民办的、自负盈亏的商业养老机构。
老师您好~我奶奶自从学会了手机就沉迷PDD....而且很热衷地参与上面的团购,我们怎么说都不听,甚至让她把想买的东西发给我们我们来买也阻止不了她的链接分享,老年人为什么在网购上也搞节俭,哪怕并不是真实惠呢?
老年人对信息分辨能力低,有时宁可相信外人,也不相信子女亲人。其实这背后的消费心理,大概有这么几个方面,随着身体机能的衰退,老年人认知能力在下降,同时可能对自己的人生阅历过分的自信,不太愿意在孩子面前丧失自己的权威,自尊心比较强,不愿意受到自己孩子的善意提醒,更渴望得到外人的赞许。另外老年人受传统的集体主义观念的影响比较深,接受信息迷信权威,缺乏批判精神,特别容易听信一些广告的宣传。所以说,作为子女亲人要认识和理解老年人的这种特殊心理,与老年人多沟通,同时注意沟通的方式,以赞许和肯定为主基调,绝对不要以批评和否定的口吻来说话。相信通过沟通交流,老人会有改进。
未来有可能开发出适合老年人使用的媒介吗,比如老年版短视频、游戏等?现在感觉各种App的内容还是很年轻向,对老年人并不怎么友好。
我相信未来企业能够提供对老年人更友好的产品,这不仅仅是源于企业对老年人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,更主要的原因是,老年人口的规模孕育了一个非常庞大的银发市场。比如在生活中很多老年人有钱又有闲,一旦接受这个网络娱乐的方式,它的活跃度就会很高。很多企业都开始重视老年人群体,比如很多手机APP就有老年模式。虽然现阶段可能做的不够,但是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,企业会更重视老年群体。
请问老师,未来养老行业会不会也是一个新的风口?老年人还会去养老院吗,还是居家养老的更多呢?
老年人庞大的人口规模和多年积累的财富数量,都显示出来了银发市场的巨大潜力。尽管很多报告统计口径各不同,但都认可这至少是一个数万亿级别的市场。所以我个人认为养老行业有很大的机遇的。目前来看居家养老还是主流,能占到9成左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