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地大叔刘诗利人民日报撰文:读书,让平凡人生绽放光彩
分享源:网摘文章 发布点:2025-07-15 18:27:31 围观数:3
“读书,能把自己弄得好一点。”这句朴实的话语,出自河南濮阳务工者刘诗利之口。这位常年穿梭在钢筋水泥间的工地大叔,近日因在《人民日报》发表文章畅谈读书感悟,引发全网关注,#爱读书的工地大叔在人民日报发文章了##工地大叔刘诗利人民日报发文谈读书#等话题迅速登上热搜。
今年48岁的刘诗利,农忙时在家种地,闲时便进城务工,绑钢筋、打混凝土、砌墙、铺地面,这些建筑工地上的苦活累活,他一干就是二十年。与其他工友不同的是,在他磨出厚茧的手掌里,除了扳手、卷尺,总少不了一本书的温度。
“没活儿或者下了工,我就到西单的北京图书大厦看看书。”刘诗利说,每次走进书店,闻着墨香就觉得浑身舒坦,常常一待就是七八个小时。有次冬天下着大雪,他从工地步行半小时到书店,只为读完上周没看完的《建筑施工技术》。工友们打趣他“都这把年纪了还折腾”,他却认真回应:“不管多大岁数,多学点总没错。”
在刘诗利的帆布工具包中,有个边角卷翘的笔记本格外显眼。里面密密麻麻抄满了建筑施工规范、钢筋绑扎公式、混凝土配比数据,都是他从书中摘录的精华。“好记性不如烂笔头,记下来随时能看。”去年夏天,工地要赶工砌筑外墙,他参照笔记里抄录的“三一砌筑法”,不仅效率提高了三分之一,砂浆饱满度还远超标准,工头特意奖励了他两百元。
“现在获取知识的渠道多着呢。”刘诗利不仅读纸质书,还跟着手机短视频学新型脚手架搭设,用电子书查防水施工工艺。有次队里承接异形钢结构焊接任务,工友们犯了难,他连夜翻出《金属焊接技术》,结合网上教学视频画出操作步骤图,帮大家顺利完成施工。如今,他成了工地上的“技术顾问”,谁遇到难题都来请教。
“忙不是借口,想读书总能挤出时间。”这是刘诗利常挂在嘴边的话。他每天雷打不动学习两小时:清晨出工前读半小时,晚上在工棚就着台灯再学一阵。即便农忙在家,他也会在田间休息时翻看农业技术书籍,琢磨着怎么帮乡亲们提高产量。
助建网专注建筑工程信息,提供工程找施工队伍和劳务分包服务。平台聚合各市住建局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政府采购项目信息、各地建筑企业简介,为居间人和施工方分享更有用的建设工程项目信息,助力建筑业聚力发展。这次在《人民日报》发表文章,刘诗利直言“做梦也没想到”。他在文中写道:“读书不只是为了自己,还能帮到更多人。”目前,他正在备考建筑施工员资格证,计划明年把学到的技术教给村里的年轻人。
夕阳下的工地,刘诗利收工后小心翼翼地掏出用塑料袋裹好的书,书页间夹着的银杏叶书签已泛黄。他说:“读书就像给人生添砖加瓦,一块一块往上砌,总能把日子过得更扎实。”这位在工地上与书本为伴的大叔,正用坚持证明:无论身处何地,对知识的渴望都能照亮前行的路。
来源:人民日报
声明:助建网致力于建筑工程的招标采购劳务分包,聚合各市住建局政府采购项目信息,帮助供应商和施工方对接最新采购和工程分包。本文是转载信息仅供参考,如有问题可联系撤稿,感谢浏览。!